正面工作文化 關顧教師身心需要 從溝通、互信和協作做起|教育創新案例|好橋共學空間

正面工作文化 關顧教師身心需要 從溝通、互信和協作做起

大光德萃書院

#正向教育 #身心健康 #社會情感學習

學校重視正面工作文化,對教師的身心需要尤為關顧。學校在管理及執行上都非常關心同工福祉,重視他們的身心靈健康。因為有序而和諧的教學環境,可使教師工作愉快,學生也學得開心而自信。

學校檔案

大光德萃書院
私立
中學
男女校
地區大埔區
創辦年份2020
辦學團體德萃教育機構
Other
Facebook

創新團隊檔案

/這裡相信同工的個人能力和熱情,不會只憑過往的履歷作判斷。這個包袱在外間可能很難放下,但同工在這裡真的感到被珍視,令我不想離開。/

Jenny Leung 梁靜巒老師

創新計劃內容

背景

學校的核心價值是培養正確正面的人格,同時,致力做到「卓越、領導力、服務」的目標。學校鼓勵學生在個人的特長上追求卓越,培養領導自己和他人的能力及積極服務社會的態度。

構思

學校從管理方針及政策執行等方面,建立正面及共同協作工作文化。管理上秉持有效積極溝通、建立互信和共同協作的宗旨,從而建立正向、有活力、健康及高效的校園氛圍。例如每天數分鐘的「碰面會」,建立團體精神;由校長擔任新同事的導師,協助他們融入團隊;以自評同儕學習推動成長等等。

開展年份2020學年
進度進行中
推展範圍全校
對象初中、高中、所有老師、學校管理層、家長
應用人數280
核心老師團隊人數30
參與推行老師人數30

學校政策改動

展開全部
1
合理調配人力資源,尊重學生和教師的時間
  • 合理調配人力資源,在工作及課程編排上給予老師足夠空間、時間應付教學及行政工作,讓老師能在高效而有序的環境下完成工作。
  • 有效計劃工作,尊重學生和教師的學習及休息時間。
  • 學校除了有固定的教師發展日,每周三下午一小時亦安排作教師專業發展會議,以支持教師的工作。
2
靈活而有效地調配學校活動時間
  • 逢周二、周三最後一節課堂為“Prep Time”,教師可利用此段時間進一步支援學生功課及學習上的需要,有效運用學習時間。
  • 逢周四設由校內教師帶領的其他學習體驗課堂(OLE),教師按個人的專長帶領活動,學生亦不分班別年級,前往感興趣的小組上課,令師生都更享受及投入課堂。
3
明確分工,行政支援
  • 行政事務由校務處同事支援,教師可專心教學。
4
推動自重,自主,自省文化,培養自立能力
  • 強調自律、互信,只設上學及放學鐘,培養學生時間管理及自律的能力。
  • 主張資訊透明,家長可於網上學習平台了解學生的學習進度,建立家校互信的文化。

實踐步驟

1
2
3
4

組成專業而和諧的團隊

  • 校長具備清晰的管理信念和方針,為學校的工作風格和未來發展定下框架。
  • 招聘以學生為本,教學理念相近而有活力的教師加入學校團隊。新入職的同工在新學年開始前,有三星期的迎新及適應活動和培訓,校長甚至會成為他們的導師 (Mentor),協助他們融入團隊。

建立積極而有效的溝通渠道

  • 領導層奉行“Open Door Policy”,歡迎同工隨時與校長面談、了解教師及學生需要。
  • 每天放學後,全體教職員舉行簡短會議,就當日的教學或其他問題自由匯報。會議上不分組別及階級,每人都可以直接向校長及全體員工分享心得。
  • 善用Google Chat等即時通訊軟件,讓所有同工都保持密切溝通,遇上問題亦即時得到回應及支援。
  • 同時重視與家長的溝通。每月有一次早會“Coffee Morning”,邀請家長出席。校長會就特定主題作分享,並設問答環節。每星期亦會由各科老師撰寫weekly newsletter,令家長能掌握學生的學習進度。

鼓勵教師創新,積極嘗試新事物

  • 領導層思想開明,易於接受新事物,鼓勵同工就教學需要和個人能力提出新計劃或開辦特色課程。例如開辦舞蹈及戲劇的常規課程及各類的資訊科技課程,給予他們空間推動及嘗試新事物。

建立正面協作文化

  • 團隊重視協作過程,亦不吝嗇讚美,對同工的表現會以電郵及面對面等方式公開表揚,肯定各人的價值。
  • 領導層與教師同行,減少同工的工作壓力。

實踐小步子建議

brand icon
最重要是有開明的領導,有明確的管理方針及團結而和諧的團隊。

創新心得

brand icon
過去三年成功的經驗及極高的教師穩定程度,說明了「溝通、信任、協作」是促進健康校園的三大基石。

主要改變

展開全部
1
重視同工身心健康
  • 由於重視工作與生活平衡,同工於工作期間效率高,放學後則有更多私人時間,有助身心健康。
  • 領導層與前線同工間的尊重、互信及協作,令同工有更多發揮空間,能在工作中找到樂趣及滿足感。
2
建立關愛及彼此尊重的校園
  • 校內由上至下都強調關愛、重視彼此尊重,故團隊間都有很強同理心。例如某學生家中有人病危,各科老師及社工都不約而同地提供不同程度的支援。
  • 在日常的校園生活,教師也給予足夠的空間關心學生的感受、重視個人的品格培養,而不只是追趕課堂進度,以做到「德以為本,學以精萃」。
3
積極溝通,增加互信
  • 在緊密溝通下,不論團隊、師生、家校之間都更能理解對方想法及「出發點」,從而增加互信和肯定。

校本持續發展

收起全部
1
持續投放人力資源,保持正面協作文化
  • 隨着學校繼續擴展規模,未來人手也會相應增加,屆時分工可更仔細及增設各組小組,進一步保持正面協作文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