借「真人圖書館」推動生命教育 建E-portfolio規劃生涯|教育創新案例|好橋共學空間

借「真人圖書館」推動生命教育 建E-portfolio規劃生涯

香港兆基創意書院

#實踐中學習 #跨學科 #全人發展 #善用社會資本 #生涯規劃

學校本身並非考試主導,學生多以投身文化創意產業為目標,故校方相當重視生涯規劃。為了加強學生與市場接軌,學校與校外機構合作,參與各種生涯探索計劃,為學生提供各類型實習及支援,建立個人發展目標;並與舊生會協作推行「師友計劃」及E-portfolio(網上作品集),協助學生了解職場發展,並自信地對外展示個人學習成果及潛能。

學校檔案

香港兆基創意書院
津貼
中學
男女校
地區九龍城區
創辦年份2006
辦學團體香港當代文化中心
Other
Facebook

創新團隊檔案

/避免將教學理念流於一兩次活動,生涯規劃是長期的工作,因此要提供與學生同行的學習環境。校友是實貴的資源,而經驗可以傳承於不同世代學生。/

李韋欣 Vivian Li、黃康怡 Gillian Wong

創新計劃內容

背景

學校本身並非考試主導,而是以學生投身文化創意產業為目標,尤其從經驗得知部份學生希望盡早投入職場,故相當重視生涯規劃。當中學校的痛點是,學生在修讀科目後欠缺實戰經驗,亦缺乏對外展現才能的渠道,社會難以估計能力及學習成果。 與此同時,校內教師雖然才能及想法俱備,惟未能統整團隊思維模式,亦與市場的走向未必完全接軌。

構思

校按學生在生涯規劃的進程上分成三大類別,針對學生不同問題作出規劃。 其中校友導師計劃以「真人圖書館」的方式呈現,給予學生更多機會接觸到校友,了解到在專業發展上的難題及技能。學校亦建立並製作以生涯規劃為本的個人E-portfolio(網上作品集),讓僱主或其他持分者了解學生的特質。

開展年份2020學年
進度試行中
推展範圍級別
對象高中
應用人數200
核心老師團隊人數5
參與推行老師人數10
共創單位陳廷驊基金會、南豐集團
捐助機構陳廷驊基金會

學校政策改動

展開全部
1
學校管理層參與核心團隊
  • 副校長參與學生發展組,並與FEiA定期溝通,分享未來校政方針,希望校內及校外能夠貫通,精簡了規劃的決策過程。
2
學校協助資源調撥
  • 副校長參與學生發展組,在2020年參與 "Future Education in Action" (FEiA) 計劃,雙方定期溝通,分享未來校政方針,希望校內及校外能夠貫通,精簡規劃的決策過程。
3
建立重視各方意見的文化
  • 學校以不加重行政負擔為前題聘任新教師。當同工有新想法時,會樂於放手讓他們一試,傳承教學實驗精神。

實踐步驟

1
2
3
4

梳理學校資源和學生特質

  • 在FEiA小組的協助下,核心團隊梳理出學校本身的資源和學生特質。學校將學生統整成三大類:已經在實行自己的生涯規劃及興趣、對特定領域有興趣而未知如何實行、正在找尋多元不同挑戰。從中發現學校現時的資源及教學未必迎合市場需要,需要改革方能令學生盡快投入職場。

成立「真人圖書館」(Human Library)

  • 學校察覺到學生在報讀大學時,較難展示成績以外的學習成果,且往往因自信不足而不敢展示作品,與他人形成差距。
  • 以往校友協助對學生來說不夠長遠,難以吸收經驗。校方遂推出更系統化的「師友計劃」,以連貫的計劃協助學生規劃生涯。
  • 團隊先找來舊生會,由校友分享及展示自己的作品。學生由此開始接觸校友並建立關係,了解生涯的碰撞,形成真人圖書館。

建立E-portfolio展示學習成果

  • 團隊參考了台灣學校的網頁,發現當地會為學生建立E-portfolio平台,供業界人士參考。因此學校亦自建平台,對外展示學生的學習成果。
  • 由於E-portfolio展示的不僅成品,同時要配合適當的文字、相片及影片,小組邀請了各學科老師協助闡釋學生內心想法。

提供實習機會

  • FEiA的合辦單位之一—陳廷驊基金會希望為學生創造更多發展機會,所以便夥同南豐集團「世界之約」提供少量實習機會,讓同學提出想接觸的工作,並在真實的職場學習。

實踐小步子建議

brand icon
在為學生設計生涯規劃時,要了解他們的真正需要,從小處着手。而教育者亦要留意會否有部份學生因不同原因而被遺忘,要協助他們重新走上正軌。

創新心得

brand icon
推行計劃時,要了解同工的想法及創意,當擁抱實驗精神後,便會勇於嘗試各種教學方式,見證不同成果。

主要改變

展開全部
1
教師從計劃中展現想法
  • 學校校風開放自由,教師往往勇於嘗試各種教學方式。教師透過計劃更能將個人想法展現出來,並投放於學生身上。
2
學生在同路人上找到共感
  • 學生透過校友導師深入了解各種職業上的技能及挑戰。而校友作為過來人,深知求學時期的困境及解決方法,可成為學生的學習對象,甚至有同路人的感覺。學生不但明白學術以外的解難方法,且態度出現轉變,更願意接受各種指導。
3
校友傳承
  • 通常校友畢業後,在母校的貢獻相對抽離。然而,校方在過程中發現校友是外間組織以外的寶貴資源,兩者之間可創造更多實際合作空間,讓學生獲得新知識時,築起傳承橋樑的校友亦會增加歸屬感。

校本持續發展

展開全部
1
建立分數以外的呈現方式
  • 學校認為成績表上的分數未必充分反映學生學習成果,因此希望未來能創建另一套呈現方法。因為更改甚至廢除成績表需要回顧並配合教與學的各種要素,相信時間成本亦相當高,故納入為校方長期規劃。
2
完善校友導師及教師共同理念
  • 學校在計劃進行期間,不斷審視校友導師及班主任作為Mentors之間的關係及合作,希望能建立共同的教學理念,並以此作為基礎訂立方針,讓學生在學習上的果效更顯著。
3
在初中引入生涯規劃
  • 現時計劃主要在高中運行,學校未來希望參照現時計劃擴展至初中,推行現有或建立新的生涯規劃發展,打通學生的未來路向。
  • 訂定六年一貫的校本生涯探索計劃,讓學生認識自己,支援初中及高中銜接。

更多參考資料

影片訪談

十年校長飯局暨《教育不止一條路》新書發佈會

課程簡介

香港兆基創意書院 生涯規劃政策及指引

學生專訪

【創意書院畢業生專訪】張家瑋︰學習做一個完整的人

學生專訪

【創意書院畢業生專訪】何明恩:不再「五點鐘收工」的女孩

學生專訪

【創意書院畢業生專訪】文浩賢︰惜物拾遺,堅持手藝

學生專訪

【創意書院畢業生專訪】何明恩:另一個出口

學校訪問

放棄band one學位尋音樂夢 中五生:沒有對與錯,選擇就是自由

網誌

創意這回事。謝國駿

電台訪談

學在其中-戲有益:#12生涯探索——由玩中探索前路

活動回顧

生涯規劃 - 真人圖書館 ∥ 書院各屆校友分享

學生分享

畢業生路向

學校訪問

【生涯探索不只一條路】開拓學生視野 在嘗試中探索自我

學校訪問

【中學訪問】創意書院明年首辦初中 跨科主題教學培育創藝

學校訪問

創意書院辦另類藝術教育 從生活研習教學生「做人」

報道

兆基創意書院明年增辦初中課程 培養藝術文化素養及抗逆力

訪問

升中選校|香港兆基創意書院開設初中課程 蔡思韵:師生關係好好

課程簡介

「創意藝術專業導向課程」簡介

影片

第七屆「好學生‧好老師」表揚計劃 「好老師」得獎者 蔡芷筠老師

活動回顧

賽馬會「不一樣教育節」為期兩天體驗日「集力!」推動教育創新

訪問

你們一起種下無花果樹──訪問兆基創意書院師生

文章

教育原是一場生命的轉化 — 創意書院學生專訪

文章

藝術教育與社區(二)︰悅親戚之情話

影片

概念士多 Concept Store 香港兆基創意書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