#實踐中學習 #社區學習 #專題式學習 #自主學習 #善用社會資本
低年級透過課程統整,加強體驗學習元素,讓學生從小加強與身邊的環境及事物的互動,建立正面價值觀。在四年級及五年級推行以小組為單位的 "BEST" 課程,透過大量的體驗活動,讓學生學懂認識自己,進而懂得欣賞自己及別人,以提升社交情緒管理和溝通技能。另外,該校亦增設了 "Bona Lab",以公共空間概念在校內營造及建立分享文化,讓師生和學生間的關係更密切。
學生情緒問題備受關注,其中一個原因是學習壓力大,精英班學生長期背負這期望,對分數看得很重,久而久之社交、情緒處理和同理心有待提升;普通班學生則普遍對學習缺乏自信,不願開放自己。 雖然在生活指導課中已加入部分情緒課程,但對學生的幫助有限,因此有必要在學校整體氣氛層面上修訂具體的策略。 尤其疫情下的網課只維持基本知識教授及連結,學校需要重新建立更緊密的師生和學生間的關係,並創造平台,透過真實的體驗活動提升他們的社交情緒。
核心理念為「以人為本」,旨在增強正向情緒及溝通。 計劃名稱中的BEST意指「連結」(Belonging)、「同理」(Empathy),「真摯」(Sincerity)、「信任」(Trust)。 活動包括: (一)早晨會議 (Morning Circle):讓學生在不帶批判的環境下表達,先在五、六年級部分班別試行 。 (二)BEST 課程:就四、五年級的課程進行統整及革新。運用 Design Thinking 和 Learning By Doing 概念,讓不同班別學生作小組學習,了解低年級學生及社區人士需要,同時建立社交技能及自信心等。 (三)Bona Lab:一個讓學生溝通、協作、分享、學習的公共空間/聚腳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