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科目教創意解難 發揮學生企業家精神|教育創新案例|好橋共學空間

新科目教創意解難 發揮學生企業家精神

路德會協同中學

#實踐中學習 #跨學科 #專題式學習 #善用社會資本 #創業教育

為激發學生創意,培養他們的企業家精神,學校教師組成跨學科小組,為中四生開設「開拓及創新設計科」。課程鼓勵學生運用設計思維,為學校及商界企業解決各種難題,令他們有機會多問多想、多試多做,在心中埋下勇於開創及冒險的種子,幫助他們於未來人生開拓更多可能性。

reward icon曾於「學與教博覽2021」分享課程設計及教學心得

學校檔案

路德會協同中學
津貼
中學
男校
地區深水埗區
創辦年份1953
辦學團體路德會
Other

創新團隊檔案

/我喜歡start up與冒險,成功的話,整個人生都會顛覆性地改變。但這偏偏在現行教育中是絕少提到的。/

鍾富源助理教長

youtube thumbnail

創新計劃內容

背景

該校位處深水埗區,大多學生社經地位不高,但學生普遍性格外向、語言能力高,只是欠缺機會接觸新事物和表達自己想法,令他們缺少勇氣和眼界去冒險與創新。 香港教育制度及課程架構中,亦甚少講及「創業家精神」,故學校欲借新課程,令學生看多一點、想多一點,開創人生更多可能性。

構思

校方為中四級學生設立結合設計思維及創業家精神的「開拓及創新設計科」。每一個循環周設兩節課。課程分作兩部分,頭四個循環周的課堂集中解難。於上學期的課程中,老師為學生設定各種校園情境題。例如,改造課室環境、改善小賣部人流等。而下學期則透過商校合作,由不同的公司提供各種企業難題。學生需要設計解決方案並作分組匯報,從中激發他們的創意。餘下課堂則集中講解設計思維。

開展年份2019學年
進度常設
推展範圍級別
對象高中
應用人數130
核心老師團隊人數8
參與推行老師人數8

主要改變

展開全部
1
老師的角色轉變
  • 教學思維有所突破,同工們由純粹教學的 “teacher” ,變成課程的“facilitator” 及帶領學生思考和實踐的 “coach / mentor” 角色。
2
促進老師的專業發展
  • 老師因課程得到更多進修和培訓機會,對設計思維有更深入的理解。
  • 同時,老師的個人的社會網絡亦得到擴展。
3
提升學生各種軟技巧
  • 課程為學生提供實踐學習的機會,令他們改善多種軟技巧;
  • 在設計解決方案的過程中,學生有更多機會去了解身邊不同的事物、他人的想法和需要,有助培養他們的同理心;
  • 更多機會與人溝通及作匯報,令學生提升自信心;
  • 與組員合同思考解難的方案,不但能促進他們團隊合作的能力,亦能互相激發創意,用繪畫、短片或其他方式,多元呈現他們的設計方案,令老師及其他同學更容易理解他們的想法,改善敍事及表達能力。

實踐步驟

1
2
3
4
5

成立課程核心小組

  • 按課程需要及老師意願,由8個來自不同科目/範疇的老師組成課程核心小組。
  • 8名教師包括:副校長、教務主任(「數學科」及「物理科」)、輔導主任(「倫理與宗教科」)、「公民與社會倫理/通識教育科」老師、「企業、會計與財務概論科」老師、「音樂科」老師、「電腦/資訊及通訊科技科」老師。
  • 小組成員為課程提供各學科/範疇的專業意見、審視校情及學生需要。各成員不一定是後來負責課程教學的老師。
立即登入登記
查看完整創新案例,了解團隊實踐步驟及心得!